11月天津新增本土病例:新冠疫情最新数据追踪
天津疫情最新动态
根据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最新通报,2023年11月天津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呈现波动上升趋势,截至11月30日24时,天津市11月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387例,无症状感染者642例,合计1029例,11月15日至11月30日期间,天津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具体来看,11月1日至11月14日,天津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维持在较低水平,日均新增约5-8例;而11月15日后,单日新增病例数开始攀升,11月20日达到峰值,单日新增确诊病例56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此后虽有小幅回落,但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11月天津疫情详细数据
以下是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11月部分日期新增本土病例具体数据:
- 11月1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7例
- 11月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6例(轻型5例,普通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12例
- 11月1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例(均为轻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11月1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例(轻型16例,普通型2例),无症状感染者32例
- 11月2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56例(轻型48例,普通型8例),无症状感染者89例
- 11月25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轻型37例,普通型5例),无症状感染者76例
- 11月30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5例(轻型31例,普通型4例),无症状感染者63例
从数据可以看出,11月下半月天津市疫情呈现明显反弹趋势,特别是11月20日前后达到高峰,天津市疾控中心专家分析认为,这与冬季气温下降、室内活动增加以及病毒变异等因素有关。
各区县疫情分布情况
根据天津市各区县疫情通报,11月新增病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区域:
-
滨海新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47例,占全市总量的38%,11月20日单日新增达23例,为全市最高。
具体数据:
- 11月15日:新增9例
- 11月20日:新增23例
- 11月25日:新增17例
- 11月30日:新增14例
-
河西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86例,其中11月18日单日新增12例。
具体数据:
- 11月10日:新增5例
- 11月18日:新增12例
- 11月22日:新增9例
- 11月28日:新增7例
-
南开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72例,11月21日单日新增11例。
具体数据:
- 11月15日:新增6例
- 11月21日:新增11例
- 11月26日:新增8例
- 11月30日:新增6例
-
河东区: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8例,11月19日单日新增9例。
具体数据:
- 11月12日:新增4例
- 11月19日:新增9例
- 11月24日:新增7例
- 11月29日:新增5例
-
其他区县:包括和平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等,合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4例,占比较小。
年龄分布与疫苗接种情况
天津市卫健委公布的11月新增病例年龄分布数据显示:
- 0-18岁:累计46例,占比11.9%
- 19-40岁:累计137例,占比35.4%
- 41-60岁:累计142例,占比36.7%
- 61岁以上:累计62例,占比16.0%
在疫苗接种方面,387例确诊病例中:
- 完成全程接种(2剂次)的病例有312例,占80.6%
- 完成加强免疫(3剂次及以上)的病例有258例,占66.7%
- 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病例有75例,占19.4%
数据表明,尽管疫苗接种率较高,但在冬季病毒活跃期,突破性感染仍较为常见,完成加强免疫的病例中重症比例明显低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者。
临床症状与治疗情况
根据天津市定点医院收治情况,11月新增387例确诊病例中:
- 轻型病例:342例,占88.4%
- 普通型病例:43例,占11.1%
- 重型病例:2例,占0.5%
- 危重型病例:0例
两例重型病例均为80岁以上老年人,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海河医院等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无症状感染者642例均在天津市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其中转为确诊病例的有28例,转诊率为4.4%。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天津市疾控中心对11月疫情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
聚集性疫情:共发现23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89例,占全部病例的18.4%,其中家庭聚集14起,单位聚集5起,学校聚集3起,养老机构聚集1起。
-
传播链分析:基因测序结果显示,11月天津疫情病毒株主要为奥密克戎BA.5.2变异株和BF.7变异株,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株高度同源。
-
感染来源:外省输入关联病例占67.3%,本地社区传播占32.7%,11月中旬开始的疫情反弹主要与多起外省输入病例引发的本地传播有关。
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11月疫情反弹,天津市采取了以下防控措施:
-
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开展多轮核酸检测,11月15日至30日,全市累计完成核酸检测约2850万人次,发现阳性病例217例。
具体数据:
- 11月15日:检测120万人次,阳性15例
- 11月20日:检测180万人次,阳性42例
- 11月25日:检测150万人次,阳性28例
- 11月30日:检测130万人次,阳性18例
-
风险区域划定:11月全市共划定高风险区56个,涉及居民小区、商场、办公楼等场所,截至11月30日24时,仍有12个高风险区未解除。
-
交通管控:加强"三站一场"(天津站、天津西站、天津南站、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防控,对来返津人员实施"落地检",11月累计查验旅客约320万人次,发现阳性病例43例。
-
医疗资源准备:全市定点医院床位增至5000张,方舱医院床位储备3000张,重症监护床位增至500张,确保医疗救治能力充足。
专家建议与市民防护
天津市疫情防控专家组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提出以下建议:
-
个人防护: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保持社交距离,特别是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应减少不必要外出。
-
疫苗接种:符合条件的人群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应尽快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免疫,数据显示,完成加强免疫者重症风险降低约80%。
-
健康监测: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等症状时,及时到发热门诊就医,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出行管理:非必要不前往高风险地区,来返津人员应主动报备,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
11月天津市新冠疫情呈现先平稳后反弹的趋势,特别是下半月新增病例数明显上升,通过分析具体数据可以看出,滨海新区、河西区、南开区等区域疫情较为严重,且以奥密克戎BA.5.2和BF.7变异株为主,尽管疫苗接种率较高,但冬季病毒活跃仍导致较多突破性感染,天津市已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应对疫情反弹,市民也应做好个人防护,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随着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市民配合度的提高,预计12月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